2025 年以來,催化劑行業迎來多起融資案例,截至目前融資事件數量已超去年全年水平,融資標的覆蓋綠色燃料、電解水制氫、相轉移催化劑、烯烴聚合催化劑、單活性中心催化劑等細分領域,凸顯催化劑技術正從傳統化工向新能源、新材料領域加速滲透,成為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和實現雙碳目標的核心賦能者。
|
|
|
---|---|---|
中科國生(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年 1 月完成 A+ 輪數億元融資,資金主要用于 HMF 連續化生產專用固體酸/金屬氧化物催化劑擴產及泰興萬噸級產線建設。 |
成立于2021年7月,專注生物基呋喃類材料的設計與產業化,以自研“SMART”催化劑體系實現HMF連續化、低成本生產,并向下游FDCA、THFDM等綠色單體規?;由臁?/span> |
杭州鋒華氫能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年 1 月完成千萬元天使輪融資,由杭州科發臨卓天使基金領投,資金投向 PEM 制氫催化劑與整系統迭代。 | 成立于2023年9月,專注于氫能產業鏈上游制氫技術,以PEM制氫技術為核心,并探索掌握SOEC核心技術,向用戶提供綠氫制備綜合解決方案。 |
昊華化工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2025 年初完成 45 億元配套募資,用于氟化工與 PVDF 催化劑體系擴產升級。 | 成立于1999年,依托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提供石化、氟化、氫化全流程催化劑及工藝包。 |
亞培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2025 年 2 月 完成 B 輪融資,投資方為盛世投資。 | 成立于2015年,公司致力于研發單活性中心催化劑和聚烯烴技術,以及配套助劑產品。 |
肯特催化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2025年4月上交所主板上市,募資凈額2.672億。 |
成立于 2009 年,是一家專注于季銨(鏻)化合物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其生產的相轉移催化劑廣泛應用于多個行業。 |
浙江氫合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年 4 月獲浙大友創旗下基金 1500 萬元天使輪投資,資金用于綠色甲醇、綠色航煤合成催化劑技術迭代與產業化落地。 | 成立于2024年,專注綠色甲醇、綠色航煤合成催化劑及撬塊化裝備。 |
天芮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 2025 年 4 月完成 2000 萬元天使輪融資,由永鑫方舟、清新資本領投,資金用于電解水制氫催化電極與膜電極的產業化放大。 | 成立于 2024 年 9 月,致力于成為電解水制氫設備及相關產品的解決方案供應商。公司掌握鉭穩定釕氧化物等新型催化劑核心技術,可提供低銥載量 PEM 電解槽整體解決方案。 |
未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2025 年 5 月完成 C 輪融資,資金用于氫燃料電池膜電極和儲氫瓶催化體系規?;?/span> | 成立于2019年,聚焦氫燃料電池核心材料,已量產低鉑載量膜電極催化劑及梯度化催化層工藝,為車用、船用及固定式燃料電池提供國產化催化劑與膜電極解決方案。 |
樸烯晶新能源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 2025 年 6 月完成近 5 億元 B+ 輪融資,由中金資本領投,國投創新、高瓴創投跟投,資金用于超高純聚合物催化劑擴產及半導體級材料研發。 | 成立于2021年,專注于新能源及半導體領域高性能聚合物催化劑的研發與生產。 |
中科億氨新能源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2025年7月獲中科創星數千萬元種子輪投資,資金用于電化學合成氨催化劑研發。 | 成立于2025年2月,技術方向為直接電化學合成氨。 |
清化未藍新材料(北京)有限公司 | 2025 年 7 月獲啟迪之星 A 輪投資,資金用于 CJA 系列納米催化劑產線建設。 | 成立于2024年,專注CJA系列納米催化劑研發制造,面向醇-醛-酮-酸-酯化工過程提供高選擇性、低能耗的連續流催化方案,正在建設年產百噸級催化劑生產線。 |
奇納新材料科技(江蘇)有限公司 | 2025 年 7 月獲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戰略入股,資金投向高溫合金母合金及綠氫制氫電極/催化劑產線。 | 成立于2012年,深耕高溫合金與綠氫材料,核心產品涵蓋高溫合金母合金、絲材以及用于電解水制氫的電極網和系列催化劑,已實現綠氫催化劑與電極網規模化商業應用。 |
陜西瑞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2025年7月北交所IPO獲受理,擬募資3.08億元,資金用于貴金屬催化劑新材料生產基地及稀貴金屬資源再生利用項目。 | 成立于2003年,專注貴金屬催化劑研發、生產及循環加工。 |
綠碳合成能源 (紹興) 有限公司 | 2025 年完成近億元 Pre-A 輪融資,由熔拓資本領投,德聯資本、老股東線性資本跟投,資金用于“三代費托”鈷基催化劑中試驗證與首座千噸級 SAF 工廠建設。 | 成立于 2023 年 7 月,專注于通過自研費托合成技術制取SAF等綠色燃料與綠色工業原料,其自主研發的新型催化劑及配套工藝具有諸多優勢,首家自營工廠正在建設中,投產后 SAF 年產能將達數千噸。 |
催化劑作為現代工業的“隱形引擎”,其制備與評價工藝的革新正推動行業跨越式發展。在制備環節,連續流化學和微反應器技術逐漸替代傳統批次生產,顯著提升催化劑的均一性和生產效率,同時綠色工藝也大幅降低環境負荷;高通量篩選平臺結合 AI 算法,能從海量潛在配方中快速鎖定高活性、高穩定性的催化劑組合,大幅縮短研發周期。
從應用端看,氫能催化劑企業(未勢能源、浙江氫合)通過原子級活性位點調控,推動電解水制氫成本下降;烯烴聚合領域(亞培烯科技)借助單活性中心催化劑實現高性能聚烯烴的定制化生產。此外,碳捕集催化劑(綠碳合成能源)和氨能材料(中科億氨)的突破,為碳中和目標提供了新支點。
未來催化劑行業將圍繞綠色化、智能化、場景化三大方向加速發展:綠色化方面,連續流化學、微反應器等綠色合成工藝將逐步替代傳統批次生產,減少有機溶劑使用和三廢排放;智能化方面,AI+高通量篩選將大幅提升研發效率;應用場景更加精準化,隨著氫能、儲能、生物質轉化等細分領域的專用催化劑需求快速增長,推動行業從通用型向精準定制化轉型。
在政策與資本的雙重加持下,催化劑行業正從“經驗驅動”邁向“數據驅動”,成為綠色科技革命的關鍵基石。